编者按 距镇江4000公里外的新疆可克达拉市,头顶的太阳着实火热且“大方”,而静静的伊犁河谷里水波温顺……6月中旬,本报特派记者以镇江市对口援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前方指挥组为“基点”,7日速行天山脚下“再走援疆路”,采访20多处援疆新闻点位,感触这份跨过山海、心手相连、双向奔赴的镇江援疆情。
还有20多天,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副校长蒋礼明行将回到离别3年的镇江。此行援疆近1000天,此刻有眷恋,有不舍,心中更多的是欣喜。
3年里,蒋礼明不只目击学校生源规划一步步扩展,耳闻家长学生们对学校、教师的必定,一起感触到自己的初心未变——与当地教师手拉手、心连心,咱们在育人的进程中“一起成长”,这样的进程弥足珍贵。
“90后”英语老师刘银峰谈起“师父”蒋礼明时喋喋不休:“师父十分谨慎仔细,他帮咱们搭建了教育常识系统,指点咱们要激起学生的学习思想,手把手教会咱们怎样编制教程单、学程单、作业单,怎样出卷子等。现在手头一套初三英语语法复习材料,是师父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在电脑上敲出来的……我的前进也很快,本年我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举办的英语教育基本功竞赛,拿到初中组榜首名!”刘银峰满是骄傲。
教育,本就是一棵树摇摆另一棵树,一朵云推进另一朵云,一个魂灵唤醒另一个魂灵。镇江教育援疆的根本任务,是打造一支“带不走”且强大的优质师资队伍,把镇江先进的教育办法的理念与四师教育实践相结合,稳固并传承下去。
到现在,镇江累计投入教育援疆资金5.9亿元,建成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金山实验学校、可克达拉榜首小学等教育项目19个,进一步改进了当地的办学条件。镇江54所优质中小学(园)与师市46所中小学(园)结对共建。
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这座镇江援疆史上单体资金投入最大的“交钥匙”工程,比年为同学们送上敞开未来的“金钥匙”。据该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严龙梅介绍,学校本科达线率比年攀升,在伊犁河谷当地大众心中是当之无愧的名校。
“最是难忘,飞越千山万壑,援来缘去情长。”这是2022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毕业生殷昊写给母校的留言。有了优异学长的典范鼓励,学弟学妹们的劲头更足了。
学校设有创客教室、生态展现馆等特征教育设施,其“硬件”在整个伊犁河谷名列前茅。邢靖翎同学和记者说,学校开设了无人机、航模、烹饪等社团。本年继续举办“可中廿四节气签”系列主题活动,将节气图文材料规划成台历、书签、明信片、手艺灯等学校文创著作,宏扬中华优异前史传统文化。“这些活动都挺有含义的。”邢靖翎说。
据了解,镇江采纳“保管式”“组团式”相结合的方式,上一年起第五批援疆干部人才推进“名校长+优异中层+骨干教师”援疆形式提质扩面,32名援疆教师助力四师打造全链条教育高地。此外,可克达拉工作技术学院办学伊始即取得自治区、兵团级工作院校技术大赛多项一等奖,1人当选第一批“新疆工匠”项目。经过“传帮带”,镇江援疆教育品牌继续擦亮,可克达拉教育资源得到多维度、全方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