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黑土地金色的田野,空中是无人机在盘旋,地面是联合收割机在穿梭,丰收的画面中新帮手慢慢的变成了主角。走进工厂车间,一列列整齐的数字机械与技术能手紧密配合,取代了隆隆的作业声,数字车间、智慧工厂成为龙江大地的新主流。
新帮手、新主流背后是新技术、新动能,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2024年黑龙江省新动能加速集聚生成。前三季度,重点新兴起的产业产值(含军工)同比增长7.6%,其中高端装备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回看2023年的数据,龙江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就已经成势。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同比分别提高1.4、1.2、0.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3%,高于全国9.6个百分点。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智能农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2.9%、14.2%、12.7%。
在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智慧农业农机中心数据指挥平台前,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每个地块的编号、作物品种、耕地类型就尽收眼底。数字农业已覆盖农作物耕、种、管、收各环节。“我们为垦区4600万亩耕地、22万个地块、56万种植户、62万台农机具建立了‘身份证’,形成了数字档案。”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单翠荣介绍,通过对土地进行“画像”和地力分析,可以画出土地的“健康体检表”,以此来实现精准作业。
在哈尔滨新区,工大卫星投资两亿元建设了工大卫星研发试验总部基地,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未来我们将具备年产百颗500kg量级卫星能力。”总经理助理王然满怀激情。包括工大卫星在内,目前已有40余家航天卫星领域相关企业汇聚哈尔滨新区,卫星制造、卫星应用服务等多个领域成果不断涌现。
在穆棱市北一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现代感十足的生产车间内,满墙的专利证书无声地透露着这家企业的“科技含量”。作为黑龙江省第一家芯片制造商,其生产的IGBT模块产品涵盖工业控制、白色家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多个领域。2017年,仅有700万元启动资金的北一半导体企业,在当地免费提供厂房、土地,帮助其解决资金难题、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的扶持下,慢慢成长为国内行业领先的半导体芯片企业。
在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明年初,一个无人智能化绿色厂房即将投入运营。这家老牌国企一直是行业内的“隐形冠军”。近些年,恒丰纸业来借助技术优势,研发出一款世界最薄的印刷专用纸——19克薄型印刷纸,其单页厚度只有0.025毫米,却要靠保持印刷性好、字迹清晰、纸张柔软、不透明度要特别高,翻阅没有响动的要求。
转方式、调结构,一个个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企业成为龙江新质生产力发展代表。在他们的示范下,龙江迎来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热潮——6月在牡丹江举行非公有制企业进边疆。7月在黑河举行“助力向北开放新高地·外向型非公有制企业黑河行”。9月举办2024中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黑龙江)和“全国民营科技公司科学技术创新与标准创新大会”……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中国产业对接活动(黑龙江)签约额达2500亿元,172个项目涵盖了数字化的经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农机等领域,战略新兴起的产业比重高达70%。这些高质量的产业项目为龙江未来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
“战略新兴起的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已经很久,这说明黑龙江在调整产业体系方面做出的努力正在显现,也说明黑龙江正从能源、化工、装备、食品这四大传统产业的框架中走出来,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已经取得新进展,未来发展积蓄了新力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做出如是评价。(记者 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