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机械和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东西湖区创立武汉微动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创业初期,团队不断尝试在各行业拓展业务,但受限于资源和人脉,一直未能形成主打产品。
在E智造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以下简称E智造)的指导帮助下,该团队通过链接行业资源,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克服了、技术不足等困难,集中力量研发高速爆珠植入机这一核心产品。同时,得益于区内各类惠企政策的支持,企业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最终,凭借高精度、高效率特性,该产品成功填补市场空白一炮而红,并打入海外市场,企业也因此顺利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
穿行于工业园区、走访在生产车间……E智造服务专员刘家梦和她的伙伴们用“走、问、记、办”四步工作法,为公司可以提供贴心服务。在日前公布的武汉市2024年度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考核评定中,E智造获评最高荣誉五星级。
2023年,武汉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启动运营,设总站、分站、工作站三类站点,按“市——区——街道——站”四级布局下沉服务力量。在全市各级政府中小企业服务部门、产业园区、集聚区和楼宇等企业未来的发展载体及各类服务机构中,遴选具有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场地和服务能力的机构,负责区域内企业服务工作。
E智造于2023年成为武汉市首批中小企业服务站之一,负责整合全区内政务、产业、社会资源,构建“线下站点+线上平台”联动的服务体系。政策宣贯、诉求收集、资源对接是刘家梦的主要职责。
平台创新性地集成AI技术,依托DeepSeek大模型的自然语言解决能力,打造7×24小时智能服务体系,可实时提供政策解读、申报指导和资源匹配服务。企业用户输入专精特新申报等关键词后,系统能在0.8秒内智能生成完整方案,详细包含申报条件、办理流程和政策支持内容,并自动关联推送相关资源与活动信息。
作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服务平台,“汉企通”从政策申报、融资对接,到数字化转型、产业链资源整合等各环节,有效联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金融机构,构建起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生态。
刘家梦表示,服务专员背后的工作站,整合了无数第三方服务机构与政府绿色通道,最终实现“小事当场办、难事协同破”。
E智造共走访区内高新技术企业2000余家,组织10场资源对接、能力提升等客户服务活动,全年上传服务纪实453条,帮办企业诉求335条,服务数量在全市排名前列。
光谷实验室与E智造签署合作协议,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深度开展合作。依托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专家资源,近期正在为武汉捷特航空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可以提供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服务。
政策兜底与资源破冰,是小微企业的核心生存需求。而对于高速成长企业来说,技术跃迁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则更为迫切。
去年12月,服务专员在调研中发现,武汉艾特纸塑包装有限公司财务流程手工操作占比高达60%,生产工单与设备状态信息脱节,供应链协同存在3天数据延迟等问题。
E智造迅速联合国内软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量身定制印刷行业专属解决方案。通过建成企业智能财务中枢,集成银企直连、自动对账功能,实现凭证生成效率提升300%;建立实时数据中台,物料需求响应速度增长200%。
解决方案立竿见影——企业财务报表周期从15天压缩至3天,库存周转率提升至行业水平的115%,订单准时交付率从75%跃升至92%。据测算,该公司2025年出售的收益有望增长25%,突破10亿元大关。
“智能平台在实际应用中一直在优化。”刘家梦介绍,E智造持续为艾特专属智能平台优化业务流程达16项。今年1月,财务模块试点成功上线月,全系统顺利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截至目前,E智造已组织并且开展4期专项培训,累计帮助艾特包装财务、生产、采购等45个关键岗位员工熟练掌握新系统。
开展Deepseek的技术应用与智能化发展讲座,助力员工熟练掌握新系统。(企业供图)
东西湖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创新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33个中小客户服务工作站,组建近百人的企业服务专员队伍,累计服务纪实达1101条。这些工作站为中小企业提供分层分级、标准化、便利化的流程服务,并对企业诉求实行闭环管理,确保24小时内响应、10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