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是一份礼物,365件珍贵文物一起描绘一段归于淮河流域的文明故事。翻开安徽博物院重磅推出的年底好礼2025《淮河瑰宝》日历图书,工艺品的精巧感与文物介绍的专业度,都让人感受到江淮文明的精妙、光芒与厚重。
作为安徽地域文明三部曲终章,2025《淮河瑰宝》日历图书是继《徽州瑰宝》与《皖江瑰宝》后的又一次立异与晋级。当选其间的文物有哪些特别之处?日历中又蕴含了哪些规划巧思与文明彩蛋?12月4日,记者专访瑰宝系列项目团队,倾听江淮文明穿越千年的另一种叙事方法。
在介绍这份重磅推出的年底大礼前,《淮河瑰宝》日历图书项目牵头人安徽博物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季永,将日历细心拼搭摆放,宛如对待一件心爱的珍藏品。
日历景泰蓝为底,封面及侧封通体印有云水纹图画。楷体“淮河瑰宝”四个大字端居右上方,下面是立体印刷的“《国家瑰宝》中华文明标识”——“国宝”文物鄂君启金节,整本日历轻盈而不失精巧。
“在《淮河瑰宝》中,咱们精选了365件淮河流域代表性文物,按月份设置了12个主题,从淮上之源的古代文明到明清时期的文明瑰宝均有具体展现。在出现文物外观的一起,深化发掘背面的文明价值。期望让读者在每一天的开端,都能与一段前史萍水相逢,收成常识与美的两层享用。”季永表明,安徽地理位置共同,多种文明会聚,徽文明、皖江文明、淮河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一起全省具有200余家博物馆,收藏丰厚。在这样的布景下,安徽博物院策划推出安徽地域文明《瑰宝》系列日历图书,期望以文物为前言,按主题经过一日一品的方法,全面展现安徽地域文明的鲜明特征和共同魅力。
第一个难题,就是挑选什么样的文物。淮河流域文明源源不绝,在千百年的文明沉淀中,留下了许多的文明瑰宝。如安在许多的文物中筛选出365件既能代表淮河文明,又能让读者读之有物的瑰宝,这成了《瑰宝》项目团队的第一关。
“为全面展现淮河流域安徽段的文明遗产和前史见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讨所、安徽楚文明博物馆(寿县博物馆)、宿州市博物馆、蚌埠市博物馆等全省16家文博单位全力支持,供给了许多的文物材料、图片。”季永泄漏,终究在参阅了文物的文明特征、前史意义、展现作用等多个视点要素后,筛选出365件淮河流域文物。瑰宝系列日历制造,也是安博初次携手省内多个文博单位做的文创日历共创。
找到了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怎么将它们以日历的方法进行出现。“按月区分主题”是《瑰宝》项目团队终究采纳的方法。参加日历编纂的朱亚婷回想,怎么区分这12个主题就花费了团队近半个月的时刻。
经过重复磨合与参议,终究《淮河瑰宝》确认了淮上之源、淮夷春秋、淮楚篇章、楚玉遗珍、汉魏纵横、石载千秋、江淮通济、千年窑火、宋元遗珍、洪武皇帝、大明风华、百物琳琅12个月度主题。
日历篇幅有限,要用150字左右把文物故事说精彩,规划团队经过了与馆方屡次对接、图录翻阅、修改修订等困难的进程。“假如一个文物的布景内容许多,那咱们会优先展现它的文明价值与故事性。”朱亚婷表明,终究是要以文明传达和读者体会感为优先考量。
“当你一页页地翻阅,你会看到每一天的不同,但当你拿起整本快速连翻,每一页最下方的月亮,就在向你叙述阴晴圆缺的韶光。”安徽美术出版社文博艺术修改室主任黄奇参加了《淮河瑰宝》版面形象规划,而他也不由得共享起了日历中的小彩蛋。
在每一页日历正下方,对应当天的阴历日期制作了不同的月亮形状。弦月、半月、满月不同的形状,成了记载韶光流通的另一种方法。
“其实整个瑰宝系列中,都融入了许多的文明彩蛋,特别是安徽地域特征的文明元素。”黄奇介绍,从《徽州瑰宝》中的蝉形墨、黄山风景图到《皖江瑰宝》中的天长玉龙、和平山水图版画再到《淮河瑰宝》中涵义滚滚淮河水的云水纹与鄂君启金节,都是对安徽文明元素的另一种出现。“想把文物前史与文创产品结合好,就要既了解读者需求,又了解文物特征,而且要能便于读者在不同场景中日常运用。”
自2023年第一本《徽州瑰宝》推出以来,安博瑰宝日历系列受到了业内人士与读者观众的共同喜欢,不乏读者以此为伴手礼赠予外地亲朋,作为一种文明传递和前史叙述。
近年来,安博对特征院藏及安徽地域文明进行了整理、提炼,经过市场调查与研讨,了解观众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品类丰厚、趣味十足的文创产品。其间,“吉金风华”系列立体复刻冰箱贴、徽徽狮杂技手办、“一肚子墨水”饮料、安博四小龙掐丝盲盒、国宝首饰系列等,均成为年度爆品。
当深藏于馆中的文物走向群众,每一天翻阅日历,都会与安徽绚烂的文明打个照面。(记者 孙皞乾/文 张雨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