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天健(1891年—1977年),原名贺骏,亦名贺炳南,乃江苏无锡之出色人士,我国画坛与书法界之灿烂明星。自幼,他便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大地为纸,以心为笔,实地写生,画理渐悟。他善用水墨,设色层次分明,复色交错,尤善青绿山水,别出心裁,风格豪放跌宕,如江河飞跃,满载年代之气味。
忆往昔,海上画派初兴,人才荟萃,然寥寥无几者,不过二十余人,其间俊彦,非任伯年、吴昌硕、虚谷、蒲作英莫属。彼等花鸟人物画,承上启下,独具匠心,成果斐然。然山水画却似其短板,纵蒲作英之水墨山水,虽为上品,亦难逃翰墨草率、戏谑之嫌,未能登堂入室。
张子祥、吴秋农、陆廉夫等山水画家,亦曾奋力前行,然终囿于“四王”之窠臼,未能破茧而出。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贺天健如一颗灿烂新星,于海派山水画中腾空而起,新意迭出,涉猎广泛,建树杰出,打破重重,为画坛带来一股新鲜之气,开辟出一片簇新六合。
贺天健之山水画,溯自宋元王蒙、夏圭等我们,师法天然,矢志不渝。他手持“一枝拙笔”,走遍名山大川,以心为眼,以笔为舌,倾吐天然之美。他提出“甄陶天机,融代物我”,需有吞吐六合之大气势,不拘泥于“南北宋”之限制,博采众长,方能饱满自我。于《黄山派和黄山》一文中,他精辟地指出:“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浙派得黄山之质。”
在绘画实践中,贺天健秉持谨慎之道,质量与数量偏重。他大声疾呼:“画现代画,当有年代精神。山水画中,即使不绘人物,一树一石一泉,亦应弥漫年代气味。画需耐看耐读,方能引人入胜,使观者心驰神往,沉浸于画境之中。”此言铿锵有力,针对时弊,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