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格桑旦增和一位白叟正坐在屋门口外,用一种特制的刀具将质料狼害草的根部去皮取芯。这是制造藏纸的第一个根本过程。 格桑旦增出生于闻名的雪拉藏纸产地——尼木县塔荣镇雪拉村,父亲次仁多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爷爷传给爸爸,爸爸又传给我,我还要传给我的儿子,藏纸工艺一定要传承下去。”作为宗族藏纸工艺的继承人,格桑旦增身上的责任感特别激烈。 驱车从来到雅鲁藏布江边的尼木县,便来到了一个民间艺术的故土。这儿最有名的莫过于“尼木三绝”,即藏香、藏纸和雕琢。这儿的藏纸,便是指尼木县塔荣镇雪拉村的雪拉藏纸。 “西藏的前史是记载在藏纸上的。”尼木雪拉藏纸是西藏传统的三大藏纸之一,由于质料选用狼害草,不怕鼠咬、虫蛀、不腐朽、不变色,所以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宗教典籍、官方文件及契约的书写和印刷。布达拉宫和一些寺庙的经卷许多选用的便是尼木藏纸。 尼木藏纸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前史,从前享誉区内外,至今盛名犹在。作为尼木藏纸的首要产地,塔荣镇雪拉村从前有不少人家以制造藏纸为生。上世纪80年代,跟着新式纸张的冲击和原材料的稀缺、成本上升等原因,雪拉村许多人挑选外出打工不再做藏纸。 现在,雪拉村还有一家人还在做藏纸,便是藏纸世家,父亲次仁多杰和两个儿子格桑旦增和罗琼。
上一篇:造纸工业
下一篇:公司台历印刷应选用什么纸张